“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艺术中国

2024-03-06 16:54:00

已关注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暨东南艺术中心启幕展”在福州SAC东南艺术中心开幕,本展览是全球首个环境陶艺专展。以往的环境陶艺一般都是因委托设计而创作的建筑空间中的附属艺术品,被固定在特定的空间和地点,原作无法移动到美术馆作为专题的展览。在本次的展览中,这样的限制被打破:首次创作了系列的、可以移动的并在美术馆展示空间中的“架上”环境陶艺作品;创作了系列的有意味的生活艺术场景作品。因此这次展览的举办将宣告过去主要作为建筑和公共空间装饰的环境陶艺,正式进入“架上”时代和“独立空间”时代,将环境壁画概念从建筑的附属品属性解放出来,通过艺术展览的形式在艺术史的范畴中探讨其自身的独立艺术价值。



因为过去没有过在美术馆中举办的环境陶艺专题展,所以对环境陶艺的艺术理论的讨论也非常少。为此在本次展览期间,主办方邀请了十余位来自全国院校、机构和协会的学者在展出的作品《繁光•龙象》内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围绕着本次展览所体现的环境陶艺的艺术特征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并总结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艺术理论。

环境陶艺空间装置作品《繁光•龙象》


此次研讨会分为上下二场,上半场为理论专场,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教授主持、评议,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李新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麻国庆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教授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主任石敏副教授进行了主旨发言,随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师高斯琦女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李宁先生、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师林朗明先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参与了讨论。研讨会下半场为实践专场,由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余剑峰教授主持,福建省艺术品行业协会会长叶少波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名誉院长朱乐耕教授、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张学龙副教授做主旨发言,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师余曜翀女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张俣晴女士、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姜文东先生,天津美术学院教师袁艺女士进行了自由发言。

图片本研讨会合影


在研讨会正式开始前,本次展览的执行策展人朱阳先生,为与会专家做了详细的展览导览,他通过讲解展出的环境陶艺作品介绍了朱乐耕与朱乐耕艺术工作室如何从中国传统出发,借助现、当代艺术的观念进行中国式的当代艺术表达所做的探索。并且还解释了本次展览对环境陶艺所进行的定义:为特定环境所创作,并创造特定环境场域的陶艺艺术形式。因此环境陶艺概念有两个环境,一个是陶艺作品所位于的外部环境,另一个是陶艺作品所营造的艺术作品的内部环境。并且环境还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实体的物质环境,另一个是非实体的文化环境。所以,环境陶艺作品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环境,以及环境中活动的人与物共同存在。因此,环境陶艺研讨的主题也是在讨论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哲学,艺术与人之间的关系。


  上半场理论专场  


在研讨会上半场,由方李莉教授主持,学者们围绕着本次展览展出的环境陶艺作品所体现的艺术与环境、人与物,技艺与哲学等方面进行了研讨。首先由李新风教授发言,他认为。朱乐耕教授的陶瓷艺术所包含的面非常广,可以用“通达”二字来表达,里面包含有:技与艺之通、古与今之通、中与外之通、博与专之通、知与行之通、情与理之通,艺术与生活之通等,整合在一起就是“大通”。“大通”最早由庄子在《大宗师》中借颜回和孔子的对话提出,是贯穿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的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观念、文化精神,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混沌式的思维特点。这也是中国哲学与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的关键区别所在。在西方哲学思想中,艺术是一个有别与日常生活的独立的审美形式,被封闭在博物馆和剧场之中。西方后现代艺术开始反思这种界限,由此出现了跨媒介、跨媒体、跨门类等概念,一些中国艺术家也在借用这些“跨”的概念。但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艺术内外本身就是“通”的,根本不需要“跨”。李新风教授认为在这次展览中,这种中国的“大通”完全被体现出来——汇通中外之思想且打破了门户之见,消解了艺术门类之间的隔阂,使人们更乐于进行交流与沟通,还以陶瓷为核心载体,将各门类艺术融为一体,同时将创作与理论相融合,实现了知行合一。在李新风教授发言之后,方李莉教授为李新风“大通”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总结和解释,认为此“八通”理论不但解释了中国哲学观下的艺术创作方式,还以对环境陶艺中的艺术与环境的融合关系进行了阐释。

图片李新风教授发言


接下来是麻国庆教授发言,他首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谁在讲艺术,讲艺术的权利在谁那里?”随后他从引用贡布里希的观点“没有艺术(大写A的Art)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入手,谈论了他在观看了此次展览以及之前的一些朱乐耕教授的大型艺术展的体会:艺术是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的时候也在创造新的生活样态,使观众有时候能在艺术展中会回归到一种日常生活体验。这也体现了一种“如何使艺术生活化,同时又如何使生活艺术化”的探索。结合文化赋能乡村建设中的艺术家在场案例,麻教授提出了艺术不是简单的工作室中的艺术,或者博物馆和美术馆中的艺术,而是一种生活样态中的艺术;麻教授在发言中还提出了和西方艺术家不同,中国艺术家是将看得见的文化和看不见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有形和无形一体化的中国式的艺术品味。有形是艺术家经年累月的创作经验所形成的身体记忆,这些身体记忆转化为有形的创作动作,而无形是如“天人合一”宇宙观这样的传统文化对艺术家思想意识的影响,由此创作出来的作品在有形与无形的互动中产生一种中国式的艺术主张与审美取向。麻教授还以本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涅槃》作为案例,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超自然所形成的“三位一体”关系,解释了无形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如何在有形的艺术作品中体现;最后,麻教授提出了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是在对作为“原型”的传统进行有意识的“改造”过程中不断传承的重要观点。他认为既要有源头,还要有创新,才能产生文化的连续性,才能让我们在现代社会的生活中,还能感受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依旧在身边。此次艺术展正体现了这样的文化传承特征。

图片麻国庆教授发言


方李莉教授对麻国庆教授的发言进行的评议中回应到:有形和无形是艺术中最深刻的部分,也是古代中国艺术的核心。中国传统艺术不仅注重审美,同时还注重以艺术养心、养性和修身。其与以视觉作为主要感知方式的西方造型艺术不一样,中国艺术的表达是多方面的,除了视觉以外,还涵盖了味觉、听觉、甚至心灵的感受,所以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化也应该以更加立体的表达形式,这样才能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有意识的进行创造,从而创造出产生新的意义与价值的中国式当代艺术。因此,在全社会都呼吁传统文化复兴的当下,环境陶艺的研究和创作更应该重视有形与无形的文化空间的营造。


在随后的发言中,王廷信教授也在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入我们的当代社会生活?”随后他谈到陶瓷艺术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门类,在今天,作为陶艺家、理论家、思想家的朱乐耕以陶瓷作为主要的艺术创作的媒材,不仅创作出了吸引中国人,还吸引外国人的当代环境陶艺作品。这次展览中有一些作品是将原本固定在国内外重要公共建筑中的环境陶艺壁画,以“架上”的形式回到美术馆的空间中展出,但不论是进入到美术馆展示空间,还是在著名的音乐厅、机场、酒店等建筑本身,都体现出了对源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当代环境陶艺在不同当代社会语境中的延伸和生长状态,同时这种转变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传统艺术与当代生活进行连通的更多可能性,并在与观者对话的过程为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下找到恰当的位置,做出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探索。此外,王廷信教授还谈到朱乐耕教授的创造力在于将有形转化为无形,即通过作品传达中国式的写意精神,这种转化能够为观者营造可感、可想象、可思考的空间,将艺术从物质层面引导到精神层面,同时为观者提供一种从主观能动性出发的视觉引导。

图片王廷信教授发言


在王廷信教授的评议中方李莉教授提到,朱乐耕教授自2000年初开始创作环境陶艺,并将作品与当地文化、建筑空间相融合。但二十多年来,这是第一次完整的将以往出现在建筑空间中的环境陶艺作品转移到艺术馆的空间展出,这些作品虽然相同,但因为语境不同,其产生意义就不一样。现、当代艺术作品只有进入到美术馆中(包括文献形式的当代艺术展),才能召开研讨会,然后进入到艺术史。因此环境陶艺从建筑环境空间进入到美术馆,从附属于建筑的装饰物转变成为独立的艺术品,成为架上艺术,成为有意味的可以表演艺术场景是此次艺术展的核心内容,这不但是朱乐耕创作生涯的一大转折,还是一个新的环境陶艺时代的到来。


上半场最后一位主旨发言人石敏副教授首先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探讨了朱乐耕教授的作品,他认为朱乐耕教授对造型与空间有着特别高超的处理方式,在展出的作品中,无论是色彩还是光影,都充分传达出了朱乐耕教授的思想与观念。并且他从这些作品中还能看到朱教授在基础造型教育上的探索。同时,石教授认为此次展出的这些与空间互动的作品体现了一种可贯通的“气”,展现出美和大气,给观者以像游览苏州园林时所获得的心里平静的享受。而这些作品也使朱乐耕教授从艺术的实践者转化为了艺术的传播者。另外,石敏副教授进一步从作品与环境的关系出发,讨论了由艺术体验所生发出的空间语境,即当作品延伸到环境中时,随着空间元素与时间元素的不断融入,而产生的一种深度的能够激发观者情感的场域。因而,这些空间中的作品也是一种由陶瓷材料转化而成的视觉艺术,并可使观者通过直观的艺术体验,产生一种心理的意境。

图片石敏副教授发言


方李莉教授在评议中认为,在国内高校中陶瓷艺术专业虽然常归属到设计中,但无论在美术还是设计领域,都不能忽视主观审美的重要性。中国的美学讲究园林式的宁静致远,虚幽通径豁然开朗,和西方艺术追求的刺激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中国美学的问题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并且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了三种形式的环境陶艺:为特定空间进行委托设计的环境陶艺;可移动的架上环境陶艺;以空间和空间中发生的事件为艺术主体的环境陶艺空间装置。最后一种形式的环境陶艺除了追求造型美学,还需要更加关注如石敏副教授所谈到的空间语境的美学。


之后是上半场的自由发言环节,高斯奇女士首先发言,她认为艺术不只是有外在的材料形式形态,在艺术的背后还有思想。在这次展览中,高斯琦感受到了艺术作品的由物质形态转化成为作品的心灵形态。这也体现了从环境中的陶艺到心灵中的陶艺的转化,这种转化的背后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不仅仅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还是基于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以及传统的观念的一种在当代社会环境中的艺术表达的勃发。所以这次展览中所有的作品都有传统的成分,但是呈现的却是一种当代的视觉体验或者一种具有当代性的身体和精神的体验。

图片高斯奇女士发言


接下来李宁先生以陶瓷艺术在普通大众生活中体现的实用性向观念性表达出发,谈到观念与物质是对立统一的,通过观念,人与人之间才能产生精神的、美好的关系。环境陶艺是以陶艺的观念性表达对空间进行营造的艺术形式,由此形成了“空间-人-关系”的“关系美学”式的架构,李宁先生以“人和关系”理论对此进行描述。他认为这体现了一种更为无限广阔的社会观念对重建和谐人际关系而进行的当代审美转变,其通过艺术实践的方式来改变创作者与观者之间普遍意义上的关系,通过审美活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观者进入艺术实践的方式和过程,来弥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现“人际关系”的建构。

图片李宁先生发言


然后林朗明先生从他自己的博士论文“从造物到造境”的研究出发,讨论了本次展览中的环境陶艺空间装置作品的美学表达形式: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是由意向单元或意象群所构成,意境的生发必须依赖于具体的意象。在“从造‘物’到造‘境’”的理论中,意境可以用一种艺术或设计学科视域中的造型、图案、影响,以及日常消费品与人乃至自然物所形成的符号网络系统的方式进行解释,这种符号网络系统具有变量的、开放性的、富含诗性意味的特性,从而产生了意象的内涵和外延。在这次展览中的陶艺空间作品,陶瓷造型、镜面、声乐、美术馆环境和人等符号所组成的网络系统中,一连串富含情感意味的符号与符号之间彼此交叠,所营造出的诗性场域,将东方美学所独有的意境呈露无遗。

图片林朗明先生发言


最后方李莉教授总结了上半场的发言。她谈到各位发言的学者都不仅限于在艺术学范畴中讨论环境陶艺,而是将其的讨论扩大到了社会和文化甚至生活和艺术之间的讨论,还通过东西方的哲学对比,对这次展览中所体现的艺术观念进行了理论总结。其中很多发言还涉及到了社会转型的问题,这也是方李莉教授所关注的。她指出,后工业是知识化的社会,许多的艺术都体现出符号化和象征性的特点,因此,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关注观念的显现。她预言,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人们正在面对一个独立与实体空间的镜像世界,那是一个将全世界都连接在一个共同的巨大平台的影像空间。人们在实体空间中的任何表现都可以转化为表演,而投射到一个非实体的剧场世界中,这就是她正在研究得后农业社会——剧场化的社会。这是一个追求高生态和高人文及高科技的社会,在这个社会形态中,每个人都渴望自我表现、自我超越。而且出现了可以达到这种追求的可能性。人们可以在虚拟的镜像空间中看到自然,看到自己,看到文化。也因此,朱乐耕以及朱乐耕团队创作的以环境陶艺构成地的场景艺术受到观众们热追的缘由。就如这次展出《繁光•龙象》和《生命之方》就是这样地可以提供给观众们自我表达,并上传到自媒体上形成场景流的艺术空间。这是当下最前沿的和最值得探讨的话题。
图片方李莉教授发言

  下半场实践专场 

 

下半场的研讨会由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余建峰教授主持。上半场着重的是理论研讨,而下半场则是主要关注创作实践。主持人首先请作为SAC东南艺术中心创始人之一的叶少波先生介绍了此次展览的来历与缘由。叶先生谈到,还在东南艺术中心建筑空间处于改造期时,朱乐耕教授就被邀请来与中心的负责人一同策划此次展览。经过与朱教授及其团队多次沟通后,艺术中心负责人有针对性的对原有的空间进行了改造。朱乐耕教授及其团队的专业性、执行力和创造力,大大提升了空间和作品的互动关系,展出效果令人惊叹。叶先生认为,艺术品的展示和理论建设同样重要,对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并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理论为环境陶艺做学术支撑,将其纳入艺术史的视野进行讨论,以受到学界更多的关注。他说,此次展览不但是全球首个环境陶艺专展,还是东南艺术中心的启幕展,通过展出朱教授的环境陶艺作品,为福州这座城市呈现了一个完美的艺术空间。在生活美学的倡导上,朱乐耕教授和东南艺术中心的方向是一致的,相信这次展览是中国环境陶艺的重要转折点,期待未来将会有更多城市和艺术空间邀请朱乐耕教授,引起人们对环境陶艺的广泛思考。不仅让艺术存在于美术馆,也要进入到大众的生活空间,让人们更加诗意的栖居,未来,东南艺术中心将继续推动环境陶艺相关活动,他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艺术中心将不仅是展示作品也是学术和生活的沙龙,也是生活美学的建构之地及体验之地,同时成为具有学术高度的当代美术馆。

图片叶少波先生发言


随后朱乐耕教授在研讨会上分享了他个人的艺术成长历程以及对环境陶艺的探索与思考,并对参与研讨会的嘉宾、策展人、艺术中心和工作室团队表示感谢。朱教授首先介绍他父亲朱明是景德镇知名陶瓷艺术家的影响,父亲的影响使他从小对陶瓷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在20世纪80年代,他在系统地接受完传统陶瓷艺术技艺训练之后,又前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向祝大年、权正环等一批前辈教授学习现代性的艺术创作理念和方法,在那里受到熏陶开始对陶瓷壁画感兴趣。之后在不断的国际交流中,又吸收了大量的当代艺术观念。到90年代的时候,他将国际上的当代艺术表现方式和中国传统的陶瓷技艺融合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艺术风格,并从陶瓷艺术和当代生活空间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具有当代性的陶艺不能只在工作室中完成,还要走出工作室,在城市环境和建筑空间中进行创作思考,由此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环境陶艺概念。通过以上的经历,朱乐耕教授在2005年成功完成了麦粒音乐厅系列环境陶艺壁画,得到了国际陶艺界的广泛认同。而如今时代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比过去,现在的中国艺术界更关注如何进行传统的内在转化,让原本的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具有当代性的表达,而不是直白地借用西方的方式将传统作为被要表达的元素或对象。因此现在的环境陶艺的研究和实践更需要从文化层面的美学传承出发,通过空间的表达形式,将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在生活中进行延续,这也是他在近10年来与年轻的朱乐耕工作室团队成员一同进行探索的方向,这次展览则是对此方向进行探索的成果。最后朱教授谈到,他希望通过展览以及本次研讨会的讨论,抛出一系列的值得继续研究的观点,为构建中国式的当代艺术体系做出一些贡献。

图片朱乐耕教授发言


接着余剑峰教授回应了朱教授的发言,他介绍了朱教授一直在传承中创新,是中国陶艺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70年代末就通过参与了首都机场壁画祝大年先生《森林之歌》陶瓷壁画的绘制,开始关注陶艺创作实践如何与环境结合,从而成为了他对环境陶艺这个概念思考的起点。余教授认为朱乐耕教授的作品源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并且融入了西方现代思想和观念,并在他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和表现观念。此外,朱乐耕教授不仅关注艺术创作,还关注社会发展、建筑美学和生活美学。他的作品反映对现代主义的反思,近年来呈现更为简约的风格,以后现代主义的方式表达内涵和美学编码。朱教授的作品追求陶瓷重新融入空间和生活的方式,他一直在努力探索陶瓷艺术与社会需求相契合路径与方法。中国工艺美术馆举办的“在传承中创造:造型•表演•艺术场景——朱乐耕艺术展”十分轰动,说明朱乐耕教授在该方面的探索是十分成功的。最后余教授表示他很荣幸在朱乐耕教授和叶少波会长的支持下,同夏浈馆长合作策划了此次展览,并希望今后同各位同仁一起组织更多的环境陶艺展示与学术交流活动,共同推动中国环境陶艺走向更广阔的视野。

图片余剑峰教授发言


张学龙副教授是此次研讨会下半场最后一位主旨发言人,在发言中他表达了自己在本次展览中得到的三点收获:其一,他作为朱乐耕教授的学生已有近11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几乎参与了所有朱教授的展览活动筹备和布展工作。他认为朱乐耕教授在不断通过艺术研究、实践和教学为当代社会“解题”——通过一个个命题探索将传统陶瓷技艺、美学观念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使陶瓷艺术进入当代生活,融入公共空间;其二,借用方李莉教授提出的后农业社会中“社会剧场”的概念来解读朱乐耕教授的作品,他认为,这一概念是对未来社会形态的科学总结和大胆预测,更是反思后工业文明的全球性思考,人类社会应当学习中国朴素的哲学观,重新回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中。而朱乐耕教授的作品受到学界、艺术界的关注和大众的喜爱,恰恰印证了陶瓷艺术在回归生活美学的优秀品质;其三,后农业文明背景下,环境陶艺作品将愈加表现了其“纯艺术”的一面,如突出了艺术家的主体性和艺术的纯粹性、模块化组合的自由创作、不受特定空间限制的展示、社会剧场和场景流的特点,以及对个人情感和社会议题的关注。最后,张学龙副教授认为,此次展览是朱乐耕教授的又一次深刻思考和创新实践,也是环境陶艺真正走进大众生活的重要一步。

图片张学龙副教授发言


在接下来的自由发言中,作为朱乐耕教授的在读博士研究生的张俣晴女士结合朱教授的教学,分享了她对本次展览中展出作品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三点认识:一、来自中国画和陶瓷绘画的毛笔线美学,在立体的环境陶艺中被提炼为一种气韵精神、转化成为一种气韵式的立体构成方式;二、将现代主义的抽象艺术风格和齐白石先生提出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观念与如宋代泥片卷曲成型这样的中国传统陶瓷造型手法结合形成了一种当代的形神美学;三、将中国传统平面艺术中的意境转化成为了在当代的立体空间中的艺术场景,在其中艺术作品、表演与观众的沉浸式体验同构建出一种情绪共鸣的艺术场域环境。

图片张俣晴女士发言


之后余曜翀女士以“回归诗意,重拾优雅”为题谈论了她在本次展览中体会到的现实生活之美与艺术形式之美的集中体现。她认为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人生经验共鸣的文学艺术集中表现;二、满足精神与美感的视觉艺术集中表现;三、体验真实之美的生活艺术。第三个阶段的前提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足,由此才能追求“有滋有味”的精神生活上的满足,此时的美不再是来自他人经验的分享,而是观众可以亲自体验到的真实存在。本次展览的理念,就是将产生艺术之美的环境陶艺融入到生活空间中,让生活与艺术形成一个整体。

图片余曜翀女士发言


随后发言的姜文东先生结合他的一直从事的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对本次展览展出的《繁光•龙象》做出了精彩的评论。他谈到数字媒体在应用中对灯光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这件作品将为陶瓷灯光装置打造了一个的镜面环境,将陶瓷和环境融合在一起。陶瓷上所装饰的青花图案元素是数字生成的“回龙纹”,看似是不断重复的,但是仔细看又是每个都有区别的,这体现了数字生成艺术的特性,但是又融入到了陶瓷材料中。这种中国文化、材料和灯光以及数字化的应用表现方式对当代数字媒体艺术有提供了很多值得研究和学习的经验。

图片姜文东先生发言


最后是袁艺女士发言,她以中国传统卷轴画的空间观为视角,对此次展出的环境陶艺作品的空间特性进行了探讨:中国传统卷轴画的空间意蕴体现在其被不断展开与收拢的过程中,即随着观者收放卷轴的动作而呈现出不同的画面空间布局与节奏,这种因互动而产生的画面的无限可能性,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独特的空间观。本次展览中的环境陶艺作品把这种中国式的平面艺术空间观扩展到了立体的环境中,使观者与空间互动过程中进行自主选择参与的方式与形式,产生了在空间中更为丰富和灵活的体验。观者在不断融入空间时,空间也如卷轴画般不断延展,并在互动中形成了具有无限可能的立体组合形式。
图片袁艺女士发言

至此,本次研讨会的发言全部结束。


 结语  

在以往,对环境陶艺的讨论和研究通常都聚焦在物质性的城市或建筑的环境空间中,而在此次的研讨会中的大部分发言者都将环境陶艺还原到无形的文化环境和有形的社会环境中,不但为环境陶艺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许多值得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学术观点,还在哲学和文化层面上对中国艺术、美学思考、生活样态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总结,收获颇丰。相信这次研讨会能对未来的环境陶艺以及中国式当代艺术的理论建构和创作实践上留下重要的一笔,也许是代表了一个新的探索的开端。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潘鲁生|设计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设计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
潘鲁生 0评论 2024-01-26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