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无限宇宙,艺术家如何在“象”与“相”之间建构出“我”?

艺术中国

2024-03-04 10:20:00

关注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2024年2月26日,中国当代艺术八人群展“象非相”在SGA沪申画廊开幕。此次展览带来八位中国当代艺术家:李帆、张平、白红卫、顾振华、计文于、朱卫兵、赵培生、张海君的作品,由王钰、李牧担任策展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象非相”,源自偈语“相非相”所指涉的关于认知宇宙万物的无常与虚幻性的一种社会学想象。相对于无限大的宇宙,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虽微不足道,但在“象”所呈现出的外在形质,与“相”中所强调的内在本质之间,才建构出“我”之所在。当代艺术家们便是在对“我”的塑造与诠释中,创作出了各自心中饱含热忱的审美意象。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创作都与自己的经验有关,那些激荡着热烈、苦闷、激昂、孤寂的情感,都渗透在了作品中。当TA们将内化后流淌出来的意识,最终凝结成世间独有的艺术型质时,尤如历经一场精神沐浴一般,完成了关于“我”的一次意味深长的生命展演。TA们面对自己的作品时,亦会惶惑,那个集合了时间符码的“不明之相”,竟能折叠时空,连缀起当下的生命体验,成为某种自我镜像,不断照见和鼓舞着其创作的演进。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对观者来说,在直面这些“不明之相”时,也瞬时开启了一场隐性的时间之旅。经由观看艺术家的“象”,体认艺术表达中丰富意涵的同时,观者也为自己营造出一个理想的眺望过去的“时间性视野”。在这个视野中,过去仍然存在于当下。正因此,它唤醒了观者的记忆,在各自经验中,重组着遵循自我认知的“相”。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象非相”,若能震颤不同的心房,抵达各自的心灵彼岸,或许也是“我”之所在,最有意义的时刻...
展览将展出至2024年3月20日。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图片

“象非相”展览现场

艺术家简介
李帆(1966年,中国北京)1966年3月生于北京,1992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当选为中国版画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2005年,任中央美院版画系基础部主任。2007至2014年,任中央美院版画系教学副系主任、中央美院造型学员学科组委员,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平(1971年,中国新疆1994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199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平面设计系,后分别于2006年和2016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硕士学位和美术学博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
白红卫(1966年,中国上海)1966年出生于上海,1987年毕业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后进入上海电视台从事舞美设计。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顾振华 (1962年,中国上海)1986年毕业于上海纺织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1989年结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199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曾任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计文于&朱卫兵 (1959年/1971年,中国上海/黑龙江)计文于,1959年生于上海,现工作和生活在上海;朱卫兵,1971年生于黑龙江,现工作和生活在上海。其作品被M+博物馆、Wemhöner 、SCHAUFLER基金会、昆士兰美术馆&现代艺术美术馆和洛杉矶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赵培生 (1965年,中国山东)1987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教授、硕导、原动画与公共艺术系系主任,上海市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协会IAC会员,教育部专家信息系统专家库成员,工业和信息化部陶瓷行业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陶瓷艺委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评审专家组成员。

张海君 (1977年,中国辽宁)200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工作室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张海君作品曾被上海发展基金会以及国内外私人收藏。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离散、漂流与再生:伦敦华人艺术社群新叙事

Asymmetry Library 摄影:Christine Constantine“这里有整个伦敦
特写 0评论 2024-04-07

看与被看:视线交织中的当代文化景观

2024年3月28日,“看与被看:当代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启幕。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参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4-07

朱新建:绘画激发你身上很美的冲动

朱新建,江苏南京人,由于对文人画的革新,成为文人画的反叛者;被誉为新文人画艺术家代表。他的画备受争议
朱新建 0评论 2024-04-07

邬建安和他的神秘怪谈

中国神话传说,是当代艺术家邬建安艺术创作重要的灵感来源与素材。他说他读《山海经》,越来越觉得那里面讲
中国审美100人 0评论 2024-04-07

英国艺术家、植物学家和园艺家

 Cedric Morris塞德里克·莫里斯英国, (1889-1982)— ArtYou
玖月画社 0评论 2024-04-06

法比安·特雷伯(Fabian Treibe):清醒的梦境

我对现实的表现不感兴趣,至少对纯粹的复制不感兴趣,我的图像不需要正确的视角,这无关紧要。相反,它更清
Galle 0评论 2024-04-06

何多苓:我的画任由观众解读,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距离何多苓那件被写入美术史的作品《春风已经苏醒》完成,已经过去了四十二年,很多人知道何多苓都是因为这
刘军 0评论 2024-04-03

万物皆可波普,罗伊·利希滕斯坦诞辰百年大展

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对波普艺术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流行的、短暂的、可消耗的、低成本、大量
漫雨 0评论 2024-04-03

古道具坂田:“垃圾”,作为一种美学宣言

“古道具坂田:你我的选择”展览部分作品,照片由三嶋一路拍摄“古道具坂田”是已故的日本古道具店经营者、
翁家若 0评论 2024-04-01

乔治·巴塞利兹:2011-2015年雕塑作品

雕塑是一种奇迹般的存在。它被堆砌出来,加以装饰,不是作为思想的标志,而是在形状限制范围内被任意制作出
NATIONAL ARTS 0评论 2024-04-01

最美的春天,住在梵高的画里

1889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私人收藏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梵高的一生,短暂而潦倒。在生命里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4-04-01

杨沛霖个展宁波白美术馆举行:漫游“无意之境”

“无意之境”杨沛霖个展现场沿着鄞州公园的绿荫步道,穿过仲春时节的轻风,人们惬意地进入自然之境,亦能漫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31

安妮·莫里斯:伤痛让我比我更爱我

2012年,因为一次流产的经历,艺术家安妮·莫里斯(Annie Morris)将“堆叠”(Stack
BAZAAR ART 0评论 2024-03-30

青蛇:停留在表面的“女性中心”讨论

自然和女性都再次沦为一种背景墙式的展示,被抽象化、扁平化,无法对其复杂性进行更全面更深层的讨论。Yu
石雨桐 0评论 2024-03-29

喻红:作为生命直觉的女性凝视

《ARTnews》中文版2024年3月刊以“女性被看见”为封面专题,特邀国际著名艺术家喻红拍摄独家封
shun 0评论 2024-03-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