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园,上海动物园,上海航天大楼,甚至现已停业的上海新衡山电影院,这些为人所熟知或承载着公共记忆的城市建筑或空间,以一种全新的立体化的图像艺术形式,出现在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的联合策展项目——崔洁个展“礼物”之 中。
身为中国当代极具代表性的、表现相当活跃的艺术家,80后的崔洁出生成长于上海,在杭州求学,2008年奥运前后迁至北京,2018年起又回到上海工作与生活。她以城市体验者的视角观察和描绘着不同城市的建筑和公共空间。
在她的作品中,虚实相间的交叠与糅合,放大与微缩,本色与华彩,共同创造出令观者感到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时空画面。她对城市景观跨越时空的艺术再现,挪移并置之于嵌入式的历史视角中,巧妙地提出了距离、角度和时间的多维度意义。
《瓷器吻鹅和上海衡山电影院》,200 × 150cm,2023
移动和定居的城市
崔洁的绘画艺术实践,融合了真实和幻想的不同层次,以探索不同领域和地缘政治背景下的异质视角。现代化、城市景观的发展和当代建筑统一且乏味的风格,一直是她的城市系列绘画所讨论的核心主题。
在她的作品中,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联结、交织,转化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景观那看似乌托邦式的展望与探索,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引发观众的群体怀念。艺术家所描绘的城市与她的个人历史密切相关,观者可以从包豪斯建筑原则、苏联共产主义美学或日本的新陈代谢主义建筑运动等庞杂主题中辨认出丰富而深邃的影响及轨迹。而她对城市空间的独特感知,源自学生时代以来不断移动与定居的个体经验。
艺术家崔洁
崔洁出生成长于上海,在杭州求学,2008年奥运前后迁至北京,北方城市空间氛围给个人体感带来的不适应,让她开始对身边的建筑环境与城市规划等方面产生兴趣,并在画作中表现对人们习以为常的周遭环境和风景的感受。城市中处处都有令她不安的建筑风格,或令她觉得亲切的景观,女性艺术家的敏锐触觉,让崔洁主动去寻找和解读,这种切身的个人化的现实建构了她的观看方式与美学观念。
2018年起崔洁回到上海工作与生活,进行更多针对建筑和城市主题的学习。之前她已经关注到日本战后的新陈代谢派,后来发现上海有很多来自不同时期尤其是殖民时期的杂糅风格建筑。风景,建筑,空间,雕塑,崔洁重新审视这座城市中极具丰富性的流变与不变,并将其发展为创作的重要主题。
《上海动物园1》,65 × 184 × 75 cm,2023
一座美术馆园林
作为西岸美术馆展厅0首个以绘画为主要媒介的艺术个案,崔洁个展“礼物”通过艺术家的十余件绘画新作以及一系列与城市公共景观相关的文献资料,与观众一同探寻上海这座城市中建筑、雕塑以及生态的嬗递更替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与回忆,展期至2024年2月25日。
展厅被打造为一座“美术馆园林”,每件作品的小世界里时空的激速轮转与交叠,以及作品和作品之间形成的起伏与呼应,给观展者带来移步换景般的“游览”体验。
崔洁延续了其对城市规划、地域研究以及景观雕塑的思考,动植物及园林都曾被以“礼物”的形式互赠于国家或城市之间的被动迁徙,而“园”的概念也转变为公共空间,并随着需求及审美的变化成为了更具广泛意义的游憩之处。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合作展陈联合策展项目
“崔洁:礼物”,展览现场,摄影:Alessandro Wang
艺术家将近年来对本地公园的田野调查成果用造景的方式与绘画新作相结合,展陈设计借鉴上海东安公园的景观规划,用东方园林中对写意美的追求为绘画引入新的观看方式,邀请观众置身于“美术馆园林”,以城市中最为熟悉的“栖息景观”唤起群体性记忆的共鸣,形成一种景与造景、自然与工艺、传统与当代、现实与回忆等种种交贯且又冲突的新叙事。
园林本身即是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的结合,其设计者在城市高架与楼宇的缝隙之间试图辟出世外桃源,将人与城市隔开距离去获取一个有限的自然环境,为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意境。而人类文明与自然之间相互介入的关系,一直是崔洁创作中重要的脉络之一,作品中平滑的、边界分明的理性画面里,长风公园、国泰电影院、以吻鹅为形象的被大型缩放的瓷瓶,这些似曾相识的景观和场景的出现,令展览空间也成为一处更具精神意义的公共休憩之所。
《瓷器吻鹅和上海航天大楼》,200 × 160 cm,2023
是女性艺术家,
也是城市观察家
在绘画中,崔洁常常选取一个视角,捕捉城市中的雕塑遮挡建筑的情景,再调整比例,将它们转化和复制在同一个平面上,消弭它们之间的距离,令风格迥异的雕塑和建筑完美地融入同一幅画面。
艺术家曾在以往的展览分享活动中谈及,令雕塑这一重要元素进入作品,缘起于她在城市中漫步时经过广场,看到广场中央的雕塑,“当我离这个雕塑很近的时候,在阳光的作用下,雕塑和远处的建筑融为一体了,产生一种共生的关系——建筑成为雕塑的一部分,雕塑也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这个时候,我就开始思考建筑和雕塑之间的关系,以及出现这些建筑和城市雕塑背后的生产机制。当这个雕塑被建筑环绕的时候,仿佛一棵树,或者是一个城市的图腾。我画的这些建筑和雕塑通常都是真实存在的,但现实中它们并不在一起。”
《上海植物园》,250 × 180 cm,2023
不同造型的城市雕塑诞生于不同的年代,大部分来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主要采用不锈钢等工业材料,在原本的景观设计中,各种雕塑形象都有各自的象征寓意。近年在对雕塑的观察中,崔洁还发现,“不同的人形雕塑其实指向了理想的人类身体的变化,特别是针对女性的身体。”而当被艺术家选择的某件特定雕塑和某座特定建筑出现在同一幅画中时,相互作用,弥合与消解,再叠加观展者不同于日常注视的目光和心理感受,所产生的意味愈发复杂微妙。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合作展陈联合策展项目
“崔洁:礼物”,展览现场,摄影:Alessandro Wang
生活中熟视无睹的雕塑和建筑,在崔洁的创作中依托独特的点、线、面关系重组,以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诠释着时空迁徙、环境更迭之下的场景,而我们每个独立个体真实可感的和深刻记忆中的城市,其实就存在于这样的过去与当下、此处与他方之间。
文章来源:iWeekly周末画报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